运用全自动电脑综合验光仪--正负相对调节的检测,就是被检者在集合保持不变时,检测调节的增加或减少的能力,进而对近视过矫、近视欠矫的验光数据进行调整,目的是让患者的视功能恢复至正常状态;运用全自动电脑综合验光仪--正负相对调节的检测,确定老视近用精确附加(ADD)的验配。通过正负相对调节的检测,分析被检者双眼的视功能状况,重视调节和辐辏之间的联动反应与协调关系,合理调整处方,是保证用眼持久、舒适的医学验光方法。
运用全自动电脑综合验光仪对近视过矫、远视欠矫及老视近用精确附加ADD的验配:
*问诊:年龄、旧镜、用眼状况等。
*查裸眼视力或旧镜度及配装参数。
*散瞳或雾视。
*验光:远视力矫正,双眼视力与调节平衡等。
*检影循证。
*眼位检测。
融合功能检查。
立体视觉检测。
*试戴。
*确定远用处方。
双眼BCC,R、L单眼精调,初步检测双眼近用ADD。
*检测近距调节反应—调节超前、调节滞后。
*正负相对调节的检测。
*调整远用处方或精调近附加ADD。
*试戴。
*确定处方。
正负相对调节的测定及临床意义:被检眼(常瞳)屈光不正完全矫正后,综合验光仪PD调整至近PD,在保证良好照明的情况下,检测被检者(35~40cm)的近视力,选择视力的上一行视标,在近距集合不变的情况下,检测双眼所能运用的调节潜力,进行处方修正或老视的精确附加检定。
*PRA数值在-2.50D~-3.00D,NRA数值在+2.00D左右(+1.75~2.25)正常范围时。PRA大于NRA,眼有足够的调节储备,因此远近用眼工作都感觉舒适。PRA数值反应调节的储备力量,NRA数值反应调节的放松能力。
*NRA正常,PRA数值过小说明调节不足,也就是晶状体变凸的能力减弱,主要发生在年龄较大及近用眼过多的人群,其调节幅度低于同年龄的中值或低值,产生调节不持久或不能产生有效调节,在视近时有严重的视疲劳症状。对调节不足的患者可全矫正其远屈光不正,对低度散光也应矫正。近用镜全矫:加正镜附加,并进行日常调节功能训练。
*PRA数值大于-3.00D以上时,属调节反应不足的调节滞后状态,同时也表明调节储备充足,定处方时对近视给予足矫。但也应注意引起PRA数值异常过大(PRA>NRA1.50D以上)是因配戴近视过矫眼镜所引起,这较多出现在儿童、少年配戴的眼镜,原因是在调节紧张或痉挛状态下的错误验光结果。处理原则:散瞳验光,进行双眼平衡和调节功能检查,防止近视过矫。
*如NRA负相对调节过小(小于+1.75D),说明调节不能放松,大多是由于患者过度使用调节所引起。表现为视力模糊、复视等视疲劳等症状。处理方法:散瞳验光。处方用正镜片或小负镜片,日常进行调节训练。
*如NRA负相对调节值在+2.50D或以上,说明过度使用调节,属调节超前状况,原屈光矫正错误:近视过矫或远视欠矫。处理方法:散瞳后重新验光,近用处方采用低矫。
*若正负相对调节都降低,正相对调节小于负相对调节可能为注视性疲劳的主要诱因。戴镜后患者诉有近用眼不持久及注视性疲劳症状,应对其屈光不正重新检测及调整,使PRA大于NRA或限度的相等。
*在全自动电脑综合验光仪进行医学验光后,验光师利用正负相对调节的测定参数,进行综合分析:对屈光矫正度的过矫、欠矫进行测定,对正视、老花眼进行测定,对患者配戴眼镜产生不适的因素进行分析和处理,达到对处方进行精确修正的目的,以保证眼晴在较大调节储备状况下的舒适用眼,这是准确验光及循证医学的验光过程